跳至正文

期中考试

大宝上个星期连续三天考试,每次120个题目,总分200分,考试时间一个小时。第一天是数学,第二天是阅读理解,第三天是数学加上英语。大宝提起的时候我还以为就是一些小测验,后来发现不对劲,这样的规模考试不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期中测试吗?但是一切都进行得波澜不惊,课照上马照跑,考前连简单地复习都没有,甚至考前都不知道有考试这回事。

大宝的数学拿第一是在意料之中,200分得了197分,唯一不会的题目涉及到多位数乘多位数,不过她才学到了多位数乘一位数,不会做也在情理之中。阅读理解也拿了第一倒是出乎我的意料,毕竟英语不是她的母语。我们在家一直完全用中文和她对话,去年刚从网课转到线下课时她的英语已落后同龄人很多,被学校安排去ESOL班上了一年课。ESOL全称是English for Speakers of Other Languages,专门给说其他语言的小孩准备的,用以提高英语能力。没想到一年过去她的英语也变得很好了,甚至比母语为英语的小孩还要好,这点让我很欣慰,看来大宝的学习能力还是不错的。

大宝现在所在的学校是一所典型的美国公立小学,大多数为白人,少数西裔和亚裔。大宝在一二年级时并没有什么考试,到了现在的三年级,开始有一些测验。在我和宝宝的认知里,美国的学校应该都是不宣布考试成绩的,最多只能知道自己的成绩以及成绩在班上所处的位置,但是大宝学校的操作让我们跌破了眼镜。老师在班上当众宣布每个小孩的成绩,还和别的班上的学生作比较。大宝对班上每个小孩考了多少如数家珍,也不知道她是怎么记住的。大宝考了第一后还会得到一张“宝石奖券”,她得把这张“宝石奖券”送去校长办公室。据说如果“宝石奖券”攒了一瓶子,校长就会奖励同学们一个额外的课间活动。大宝说,连续三天跑去校长办公室,校长见了她眼珠子都掉下来了:“怎么又是你?!”

娃的学习好,做父母的自然开心。宝宝按捺不住,在家庭群里炫耀了一番,引来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一片赞叹。我倒是比较淡定,我认为排除掉家庭因素的影响,小孩如果在小学阶段成绩不好,那可能预示着学习能力的欠缺;如果在小学阶段成绩好,那也不能证明小孩的学习能力或者聪明才智,毕竟小学所要学习的知识都很简单,所以成绩的分化常常要到高中阶段。进一步地说,成绩优异也不意味着一个成功的人生,路还很长,这事儿就没那么重要。

写到这里,我感觉我太装了······我感觉我快要装不下去了······我的小孩考了第一我的小孩考了第一我的小孩考了第一我的小孩考了第一我的小孩考了第一我的小孩考了第一。

万圣节

10月31日是万圣节,大宝的学校在上周末举行了“trunk-or-treat”活动。

传统的万圣节活动其实叫做“trick-or-treat”,也即“不给糖(treat)就捣蛋(trick)”。我没有研究过美国的历史,不清楚“不给糖就捣蛋”的起源,但根据我在美国十多年的观察,万圣节的活动有这么几个实际效果:

  • 提供了小孩子玩乐的一个理由;
  • 提供了邻里之间互相认识和交流的一个机会;
  • 给商家提供了每年固定而可观的一笔收入。

不过,传统的“不给糖就捣蛋”已经式微。多年前,出现在我家门口的有很多装扮精致的小孩子,彬彬有礼。现在,小区内基本上已经没有小孩过来要糖,即便有也是看上去奇奇怪怪的小孩,不知道哪里来的,没有装扮或者只是简单地装扮了一下,要糖的时候也极其粗鲁,虽然告诉他们每人拿一个,但常常是抓一大把。也就是说,他们只是借万圣节来敛糖。

究其原因,应该和美国传统社区和白人文化的衰落有关。节日即是文化,万圣节算是美国的一个传统非正式节日,在美国社会发展过程中,有个事实不容回避:大约在2015年左右美国新生儿的白人数量已经降至50%以下,根据不同的人口统计预测,到2044年或者2055年美国白人的数量将会降至总人口的50%以下(见此篇报道),这些数据还曾引发了白人社区的焦虑和讨论。大量新来的移民和有色人种只能学到节日的表象,不能感受也大概率不会真正接受其中的文化,传统的万圣节交流也就渐渐玩不下去了。

随着移民和陌生人的增多,美国传统的小镇文化将会逐步瓦解,邻里之间相互不认识,也无认识的必要,继续搞“不给糖就捣蛋”便有些无聊,甚至还会带来危险,有新闻说去年万圣节时曾有人把绣花针藏在糖果里送给小孩。“不给糖就捣蛋”能玩下去的前提是邻里之间的相互信任,而这份信任已经开始降低。

不过,美国人民也与时俱进,既然“trick-or-treat”玩不下去了,那就玩“trunk-or-treat”。“trunk”是车子的后备箱,所谓“trunk-or-treat”,就是约定好在某个时间某个地点,大家把车子排成一排,打开后备箱并装饰好,小孩子依次逛过去在后备箱要糖。

由于组织活动的是学校,把车子开过来装饰后备箱的是学校的老师、学生的家长和社区的警察,信任和安全问题便不再存在。大宝的学校举行“trunk-or-treat”已有多年,已成为一种新的文化现象,应该会持续下去。

我对万圣节的态度是不鼓励也不反对。不鼓励有两个原因,一是“不给糖就捣蛋”是一种流氓痞子思维,不能让小孩心里认可这种行为;二是过一次万圣节会产生极大的浪费,那些装扮一年只穿一次,别无他用。不反对也有两个原因,一是我们可以淡化“不给糖就捣蛋”,可以告知小孩没有糖就算了,不要捣蛋,事实上我只是在美国同事口中了解到确实有小孩会捣蛋,比如在墙上涂鸦等,真正捣蛋的小孩应该还是比较少的;二是身在美国,这种文化活动若是不让小孩参加,对他们的人际交往也没什么好处,大宝说她班上一些小朋友事前还问她会不会去“trunk-or-treat”,可见大家都想一起去玩玩。大宝的班上有20个学生,她在“trunk-or-treat”现场见到了十来个。

《屠呦呦传》

《屠呦呦传》编写组. 屠呦呦传. 人民出版社, 2015.

如果说逄先知和金冲及所著的《毛泽东传》和杨建邺所著的《杨振宁传》是传记写作的典范,那么这本由“《屠呦呦传》编写组”编纂的《屠呦呦传》也可以说是一个典范,不过是反面的典范。

一、《屠呦呦传》的内容极少,全书蜻蜓点水般地介绍了屠呦呦的一生,然而缺乏细节的描述很难使人产生共鸣。

二、本书的重点,屠呦呦研究和发现青蒿素的过程也写得极为简略,阅读的时候感觉不是在读书,而是在读新闻报道。

三、即便在这如此简略的文字中,有些内容还多次重复出现,连语句都差不多,可以推测书中的各章节由不同的人撰写,并且写完之后也没有编者仔细统读全书。

四、参考文献标注不合理。书中对于引用屠呦呦说过的话没有标明出处,对于历史年代的各统计数据也没有标明出处,而只是在书末列举了三本书和三篇新闻稿作为主要参考资料。

为什么会有这样一本粗制滥造的书?如果是流行文化领域的书籍,如关于星座、营销、职场等话题,看到一本烂书我们不会感到惊讶,可获得了诸多大奖的科技工作者屠呦呦,其艰苦经历和优秀成果摆在那里,不说写得能有多引人入胜,只需要耐心地把故事讲清楚,应该就能打动人。

联想到屠呦呦2015年10月获诺贝尔生理学奖,此书2015年12月出版,答案就呼之欲出了。此书就是一本赶工之作,毫无用心的赶工之作。一本书六篇参考文献甚至不如一篇论文引用的文献多,足见其敷衍。2015年的时候,一本书的出版居然不列出作者的名字,而只是“《屠呦呦传》编写组”,可见负责这本书组织工作的中医科学院根本没把书籍撰写者放在眼里,本书的出版大概率只是为了蹭一波屠呦呦获诺奖的热度。上回我看到不列出作者的传记书还要追溯到2000年出版的《王竹溪传》,编纂者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湖北省公安县委员会”,但相比之下,《王竹溪传》撰写的比《屠呦呦传》还是好多了。

关于屠呦呦有很多方面可以谈论。少年求学过程可以结合当时的社会环境写得具体一些,青蒿素的历史以及发现青蒿素的历程和细节,还有屠呦呦对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的观点以及对未来药物研发的期望等等都可以深入挖掘。这些都需要大量的素材收集,需要有人沉下心来做这件事。作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的中国女性,屠呦呦的故事肯定有被记载下来的意义,且会激励后人,不过“中医科学院”并不是一个合适的机构编纂这样一本传记,将来应该会由个人来重新做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