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正文

看电影

我家有一台大电视,一直放在地下室。最近有客人来家里玩,我吭哧吭哧把电视搬到了客厅,客人们走后,我想着直接又把电视收起来运回地下室似乎有点浪费我的辛苦,不如让大家享受一下大荧幕的快感,所以我给两个娃找了部最近上映的动画电影《猪猪侠大电影之海洋日记》。

我其实对这部电影一无所知,不知道好不好看,不过等电影一开始,我就发现我的担心是多余的。电影吸不吸引人倒在其次,关键是二宝念不清“猪猪侠”这三个字,他一会儿说成“蜘蛛侠”,一会儿说成“猪猪侠”,电影的开头阶段我们一直忙着给他纠正口音。

电影开始的时候,大宝正百无聊赖地坐在沙发上看漫画书《Dog Man》,这部电影低幼倾向十分明显,但各式各样的小鱼也吸引了大宝的注意力。电影中二宝有很多地方看不太懂,就缠着姐姐问,大宝不得不耐心地跟二宝解释发生了什么。等到最终大魔王出现的时候,二宝看得手舞足蹈,一边看一边拿来笔,在纸上画了一只大魔王和其他小鱼,兴冲冲地跑到我的面前问我画得像不像。

两个娃电影看得津津有味,应该是部好电影。我后来去豆瓣网看了看,发现评分颇低,有点出乎我的意料。一般来说,豆瓣这种文青聚集的地方崇洋媚外的思想比较严重,国产电影常常分数偏低,不过由于用户众多,豆瓣的电影评分还是有其参考意义的。经过我长期的观察,把国产电影的豆瓣评分加上一分,把国外电影的豆瓣评分减去一分,最终的分数我认为是比较公允的,我也一直以这样一个简单的加减法来看待豆瓣评分。不过《海洋日记》即便是加上一分也不过是从5.7分到6.7分,至少不能算好电影,这其中应该还有另外的因素。

我能想到的是,去打分的都是成年人,大多数是小孩的父母,电影是以成年人的视角来评判的。这种评分对于低幼倾向的电影自然是有些不公平,而且小孩即便觉得好看也不会跑去网上评个分再写个好评,这就造成了一种偏差。就好比这部电影,我的两个娃觉得好看,但要我去评价我可能也就给个中评。

更极端的例子是《寻梦环游记》。这部动画电影的评价非常高,一是制作精良,二是非常感人,三是立意很高,电影中的台词如“死亡不是生命的终点,遗忘才是。”“真正的死亡是世界上再没有一个人记得你。”等也很受人追捧。不过我看过之后,毫无感动,甚至觉得电影的世界观有严重的问题。死了就是死了,遗不遗忘是生者的事,然而死亡就是生命的终点,没有疑问。死亡的区别在于是“重于泰山”还是“轻于鸿毛”,而不在于有人惦记就是没死透没人惦记就是真正的死亡。也可以说,这种有关于世界观的争论不是一个适合输入给小孩子的题材,但抛开世界观的争论不谈,电影似乎也不适合小孩观看,一些画面比较吓人,我确实听说有小孩看电影时被吓哭了。

如果是小孩子来打分,我不认为《寻梦环游记》能得到很高的分数,但这部电影在某种程度上治愈了很多成年人的情感,所以也就不吝惜给个高分。当然在我看来,这所谓的“治愈”也不过是镜花水月。

如何给小孩子选择合适的电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电影,除去其纷繁复杂的外表,本质上是一件宣传工具,我总的原则是让他们少看,特别是美国电影。另一方面,看一部电影一般要一个半小时,时间略微长了点,对视力也不好,还是像《小猪佩奇》这种十分钟的动画短片比较合适,随看随停,而且在电脑屏幕上看也很舒服。

在娃们看完《海洋日记》之后,我把电视机装进箱子里,吭哧吭哧又扔回了地下室。

最后一块菜地

天气渐渐转凉,每天早上起床都能看到草地上厚重的露水,我感觉不日就将迎来躲在家里五个月的漫长冬季。趁冬季来临之前,院子里还有些尾活需要处理。

今年夏天砍树、挖树桩以及开垦新菜地时从土地中挖出了许多块大小不一的石头,当时这些石头混着泥土就临时堆在了屋子后面的屋檐下,十分有碍观瞻。石头的处理很麻烦,垃圾站不收,我们也用不了,想要丢弃得去专门的废品收购站,但是一想到要将这些肮脏又笨重的石头搬上车我就一万个不乐意。宝宝曾经想着挑出一些大小相似的石头摆一个花坛,但最终作罢。

如今拖无可拖,必须赶紧处理干净。我思考过后,决定把一些大石头拣出来,堆在露台下面的一角,以备将来之需,小石头则混着土一起倒在后院的松树下,这样处理之后至少整体看上去会比较和谐。

这些石头堆在一起才几个月的时间,但已经形成了一个小小的生态。石头周围和缝隙之间生长有很多杂草,在我不断搬开这些石头时,还发现了蟋蟀和蜈蚣以及一些不知名的小虫子,我把蟋蟀放生了,蜈蚣则全部顺手用石头砸扁。

我花了半个下午的时间,终于把这堆石头整理干净,石头下面的建筑用沙土裸露了出来。我打算在沙土上面铺一层碎木屑遮盖一下,宝宝看了之后却有不同意见,她想种点花。如果种花的话就不能铺碎木屑,得铺一层营养土。过了一会儿她又改变了主意,说还是种菜吧。我们目前的九块菜地都无树荫笼罩,适合喜欢阳光的蔬菜,但还有一些蔬菜喜荫,种在屋檐下很合适。当然即便要种庄稼也得等到明年了,所以她还有足够的时间用来纠结。

《No Logo》

Klein, Naomi. No Logo. Picador, 2009.

今年美国东北部气候异常,夏季干旱少雨,好不容易熬过了夏季转眼就到了冬季,现在才10月份,气温就已经隐隐有些严寒。由于通货膨胀和油价的上涨,这两年取暖的费用显著增加,为了不在这个冬天里收到惊人的账单,我们决定多买一些御寒衣物,少开一些暖气。

我其实很少买衣服,毕竟身材已经定型,我又不靠颜值混饭吃。我生活和工作中穿衣极为随便,一件衣服穿三五年是常事,八九年也无压力。宝宝作为一名贤惠的妻子,倒是不时怂恿我买一些衣服,还常常问我喜欢什么样的衣服。由于我本人就是一个行走的衣服架子,我对衣服的要求并不高,唯有一个:衣服上不要有显著的商标。

宝宝似有不解,但我其实并不孤独,最近我就看了这样一本书,名字叫《No Logo》(《拒绝品牌》),加拿大人克莱恩纳奥米所著。我本以为此书大概是介绍一下如今商标泛滥的危害,不过作者论述得非常深入。全书分为四个部分:

一、无空间(No Space)。品牌无处不在,渗入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无论是社会还是校园,无论老人还是小孩,都逃脱不了品牌的侵袭。

二、无选择(No Choice)。品牌的竞争就是大鱼吃小鱼的过程,在这个过程里小企业小工厂很难生存,要么倒闭要么被兼并,其后果就是消费者购买商品时其实已经没有选择。

三、无工作(No Jobs)。品牌在做大之后,就会丧心病狂地追求利润,“要品牌不要产品”。产品的制造全部迁往发展中国家的血汗工厂,造成发达国家大量制造业工人失业。

四、拒绝品牌(No Logo)。品牌的畸形发展造成了很多社会问题,所以一部分觉醒了的人们开始发起很多运动来抵抗品牌的侵袭。

从以上书的结构可以清晰地看出作者的逻辑,更难能可贵的是,作者亲自去了一趟位于菲律宾的一家血汗工厂并获得了第一手资料,书中有很大一部分篇幅都是介绍血汗工厂如何运作以及对当地的影响。

本书最早出版于1999年,我看的是10周年版,现在到了2022年,回过头来分析作者的论断,可以看出,作者确实指出了品牌的问题,也尝试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但没啥用——人们不在乎。最近这些年,品牌反倒越来越强势。作者书中还记载了当年一些反对耐克等大品牌的活动,到了现在,按我的了解,反对活动已经无影无踪,常见的现象倒是每次过节时耐克专卖店门口排成的长龙。

反血汗工厂的运动其实也没有什么用,所有的美国人都是血汗工厂的既得利益者,所以美国人发起的这种反对运动只能是表层的。那些因血汗工厂的存在而失去工作机会的美国人,正是通过血汗工厂制造出的廉价产品才能维持相对体面的生活。如果没有血汗工厂的存在,大多数美国人的生活质量将会大幅下滑。

血汗工厂的存在对于美国人来说是一个悖论,既不能反也不能不反,这个问题无解。我分析理论上的解决之道应该需要两个要素:资本家开始让利和美国人开始努力。这两点在可预期的未来都无法实现,所以这个问题无解。

至于我是如何自发地产生拒绝品牌的觉悟的呢?我有一天忽然意识到,为什么要穿着印有商标的衣服?我穿这样的衣服是在给商家做广告,可是它们又没有给我广告费,我为什么要穿?这样想似乎是把自己当成大明星了,可是我仔细思考后,发现这种想法没有任何问题,逻辑上肯定是自洽的。

我理解有些人穿着品牌衣服,或者用着品牌包包是有炫耀的成分,不过这种炫耀非常低级,因为品牌产品并不是穿戴者自己所设计或者生产的,而是花钱买的。花钱买这种行为不包含任何智慧和创造的活动,不应值得炫耀。人类作为万物之灵,自我意识和创造力才是最重要的。所以我常说,在朋友圈转发一条阅读10万+的热文,不如敲下一句“今天天气真不错。”因为“今天天气真不错”是自己的感悟,而热文是别人写的。

人们对于品牌的追求有两个维度,一是理性的选择,如通过比较觉得某个品牌的产品质量很好,用着很舒适,所以喜欢这个品牌;二是非理性的狂热,如无脑认准一个品牌的产品,即便其他产品更好也无动于衷。很显然这两种情况需要分开来看,像作者提倡的”拒绝品牌“,一是现实生活中做不到,二是不需要如此决绝,理性一点就好。

回到购买御寒衣物,我和宝宝在购物中心逛了一圈,没看上什么衣服,宝宝于是给我买了一双棉鞋。穿上棉鞋对于御寒来说聊胜于无,似乎还是欠缺了点什么,那是因为真正的御寒利器只有——秋裤。在美国的商店里很难找到合适的秋裤,我只好在家中翻箱倒柜,居然找到一条十多年前出国的时候我妈在行李箱中给我塞的一条秋裤。这条秋裤经过岁月的洗礼,品牌商标均不可见,但毫无疑问,它是最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