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正文

难逃真香定律

宝宝喜欢追剧,常常跟我分享电视剧的情节以及新冒出的小鲜肉。然而我对追剧没有兴趣,一部电视剧动辄几十集,看得太累,不如看电影,两个小时就解决了,或者看书,几天也可以搞定。

前一阵子宝宝在追《三十而已》,天天在我耳边吹风。我承认我对江疏影颇有好感,但这也不是看这部剧的理由。问题是虽然我不看,也难逃电视剧的影响。有一天临睡前我迷迷糊糊的,宝宝突然问我:“如果你和一个女同事都买了一个冰淇淋,她尝了一口你的,你会接着吃吗?”我不假思索地回答“会”,便准备翻身睡觉。

宝宝重复了一遍我的回答:“你真的会吗?”

按照我的经验,这个时候就不能不认真对待了。我略一思索,说:“她要是吃了一口就给她吃了,我就不吃了。”

“你刚刚明明说你会吃!”宝宝的声音有点大,旁边的臭儿翻了个身。

“我刚才脑子里想的是不能浪费了这个冰淇淋,没想别的。”

这个解释似乎没有让她满意,她说我有出轨的心,因为电视剧里男人就和同吃冰淇淋的小三出轨了。然后不管第二天我还要上班,宝宝压低声音揪着半死不活的我深刻教育了一番。

我招谁惹谁了?电视剧都是王八蛋。

《三十而已》过后,另一电视剧《以家人之名》又开始播出,宝宝又开始跟我分享。不就是两个男人同时喜欢一个女人编给女人意淫的故事吗?很多年前我在《仙剑奇侠传四》里就见识过了,没啥稀奇。不过随着宝宝更多的讲述,我开始发觉编剧的意淫功底非同一般。一般来说,男人更容易接受和儿时玩伴发生恋情,甚至结婚,而女人几乎不会选择和儿时玩伴成为恋人。我了解这一现象,却不了解其背后的生理学意义,也许男人和女人都喜欢冒险但是表现形式不一样?或者男人更倾向于传播自己的基因而女人更倾向于使自己的基因多样化?不管怎么说,如果李尖尖从小和两个哥哥一起玩到大,那她长大之后应该不会选择其中任何一个作为恋人。编剧的变态之处就在于,在青春期的时候又将三人强行分开9年,使儿时玩伴重新变成陌生人,这样再谈恋爱就没有心理障碍了。高明。

知道了这些之后,我开始对这部电视剧产生好奇,并拖着看了看。这一开始就打不住,我发现这部剧打着偶像剧的幌子,其实是部生活剧。而且颠覆我认知的是,虽然都是小鲜肉,但是这些小鲜肉的演技居然都还不错,谭松韵以可以去演《三十而已》的年龄演起16岁的少女居然也毫无违和感。剧中的搞笑情节也自然而不刻意。于是我陷落了,跟宝宝一样,每天巴巴追剧。

但是截止到今天才出到第14集,等待过程中我又找到电视剧的片头曲《无畏》,开始了单曲循环模式。后来我问宝宝哪里可以看得更多,被告知芒果电视的进度比油管上的快一到两集,于是我立即转进芒果电视。

再后来我还不过瘾,开始网上查找各演员的资料。我发现齐明月的扮演者孙铱原名孙兰秀梅,有网友说孙兰、孙秀、孙梅这三个名字都土,孙兰秀梅就是垚。这个笑话不错,我赶紧跟宝宝分享。

我问宝宝:“你有没有发现齐明月是三眼皮?太神奇了。会不会是割的?但是割的话也不会割成三眼皮啊?”

“有的人天生就是三眼皮,还有五眼皮的,不过每层都很薄。”

“你喜欢哥还是小哥?”

“这俩都不是我的菜。”

“那你觉得臭儿长大了像哥还是小哥?”

“像哥?”

“我也觉得会像哥。臭儿没有妹妹不是妹控,有个姐姐天天被姐姐欺负,他肯定不会是暖男。”

“嗯。”

“那宝宝臭呢?我感觉宝宝臭可能会像李尖尖,风风火火的像个男孩子。”

“有完没完啊?搞得比我还夸张!”

我说:“真香。”

《How to Be Childless》

Chrastil, Rachel. How to Be Childless: A History and Philosophy of Life Without Childre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9.

读这本《How to Be Childless: A History and Philosophy of Life Without Children》(《怎样成为无孩一族:无孩生活的历史与哲学》)是想和关军的《无后为大》做一对比。《无后为大》被称为是国内第一部讲述丁克一族心理活动的书,我看完之后却十分失望,作者的论述完全不成体系,字里行间有的只是情绪的发泄而非理性的探讨。这会给人一种错觉:难道丁克们都是这么幼稚吗?

生不生孩子大体上是一种个人的选择,犯不着上升到攻击人类攻击社会攻击教育体系的高度,但是随着生育率的降低,不生娃确实已成为一种文化现象,作者克雷斯特尔雷切尔在她的这本书中详细回顾了西方历史上无孩女性的生活和命运,探讨了无孩生活的成因以及对社会的影响。

需要指出的是,“丁克”一词来源于英语DINK,即“Double Income, No Kids”(双收入,无孩)。实际上丁克只是无孩情况的一种,“无孩”显然还包括不婚主义者。而按照定义,结了婚不工作没有收入的也算不上丁克。作者在书中并没有强调“丁克”,而是全面地分析了各种无孩情况下的生活。

另一方面,作者十分注重“自愿无孩”和“非自愿无孩”的区别。“自愿无孩”指本人不想要孩子,“非自愿无孩”则复杂得多,包括没有找到理想的配偶、在想要小孩的时候年龄过大、或者身有疾病而不能生育等。

作者的历史考据显示,从古至今无孩女性都不鲜见,其在人群中的比例甚至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大。中世纪欧洲女性大约有20%终其一生没有小孩,而现在在美国女性中的比例是18%。作者指出,上个世纪上半叶美国的婴儿潮时代(90%以上的女性都育有子女)只是历史上的特殊时期。这些女性经历了大萧条,二战,社会混乱和食物短缺,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她们到了生育年龄的时候,正好又赶上了经济繁荣和政治稳定,当时更好的产前护理也让她们愿意多生小孩。一旦人类社会回归正常,如现在,生育率马上就降下来了。

所以,不生娃没什么好惊讶的,不生娃其实是掩盖在历史烟云下的常态。

在书中作者详细分析了一段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典型经历。作者写到,“In my twenties, I’d been told, ‘Wait until you’re thirty. Then you’ll want to have children.’ In my early thirties: ‘Wait until you’re thirty- five.’ Now, everyone seems to know someone who’s become a mother one way or another after age forty.”(“在二十多岁的时候我被告知,‘当你30岁的时候你就想要小孩了。’在我三十出头的时候,‘等到你35岁的时候(你就想要小孩了)。’现在,似乎所有人都认识某个人,在40岁之后成为了妈妈。”)

作者列举了四条反感的理由:

  • 这些对话想要揭示世上只有一条通往幸福的途径,而在这条途径中包含了养育小孩,其他的生活方式都会让人后悔;
  • 这些对话强调“你会改变你的想法”,而生不生小孩对个人来说其实是件私事。旁人根本不知道一个没有小孩的人经历了什么,也许是不孕,婚姻失败,或者流产。这些对话是对女性隐私的侵犯;
  • 这些对话关乎人们的尊严,它假定旁人比自己更了解自己,它假定一个没有小孩的人会最终变得想要成为一个妈妈;
  • 这些对话关乎人们的个人价值。养育小孩需要付出身体、时间和资源的代价,不要小孩暗示了一种个人价值的贬值。它暗示了不要小孩的人是自私的,做了人生中错误的决定,对社会也不好。

在书的后半段作者提出了5个问题并尝试做了些分析:

  • “Will I regret not having children?”(我会不会后悔没有小孩?)
  • “What makes for a meaningful household?”(如何成就一个有意义的家庭?)
  • “How can I contribute to a better world?”(怎么做才能让世界变得更好?)
  • “What will my life be like in old age?”(当我老了我的生活会是什么样子?)
  • “What is my connection to future generations?”(我和未来的人的联系是什么?)

在论述无孩生活如何让世界变得更好时,作者提出了两个观点。第一个观点和佛教的说法有点类似,即人生来就是受苦的,所以不如从一开始就不带人来到这个世上。第二个观点是世界上的资源有限,不生娃可以减缓人口增长。

巧合的是这两点在关军的《无后为大》这本书中也提到过,看来不要小孩的人在思维上可能真有些共通之处。不过我对这两点都不敢苟同,并非因为我自己有小孩,而是这两点在逻辑上都站不住脚。对于第一点,世上的事永远都是“痛并快乐着”,由于世界上存在痛苦和灾难而否认为人的意义,为了避免痛苦所以一并舍弃快乐和幸福,怎么看都有些矫枉过正。对于第二点,“资源有限”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古时候人类由于食物不足而限制了人口增长,而后土豆在世界范围内的广泛传播又使食物变得充足而满足了人口增长的需要。人类可使用的资源其实是越来越多的。随着科技的发展,一些不可再生资源也有可能变得可再生。另一方面,减缓人口增长和生娃并不尖锐对立。人类人口自然更替的临界值是每个女性生育2.1个孩子,低于这个数值人口便会萎缩。换句话说,生育一个或者两个小孩并不会导致人口增长。不过作者很有意思,她说考虑到有些人会生3个或者3个以上的小孩,她干脆就不生了。

除开翔实的文献调研,作者比关军高明之处在于她承认这些是有争议的,这使得本书的论述显得理性,而《无后为大》更像是一个文人的自怨自艾,没有更深的价值。

两本书中,我都没有发现特别有说服力的观点。就像我一开始提到的,也许更合适的一种表述是:要不要小孩只是一种个人的选择。这种选择可能受到个人经历、身体状况、经济环境、社会福利等因素的影响,但归根结底还是个人的选择。这种选择有利有弊,对个人的好坏很难定论。比如说,很多人觉得老了之后有子女赡养会很好,但实际上很多子女并不赡养老人,反而成为啃老族。书中引述的一项来自荷兰和德国的调查显示,无论是有孩还是无孩,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都无明显差别。仔细想一下,这样的结果并不让人意外。人老了之后就是孤独的,即便有小孩也应该不会常在一起,而即便能在同一屋檐下居住,老人的内心还是孤独的。想要一个幸福的晚年,重要的是积累自己的财富和建立自己的社交圈,而不是依靠子女生活。

抖音和微信

昨晚睡觉之前忽然看到新闻说川建国已签署行政命令要求在45天之内在美国禁抖音和微信。禁抖音并不让人意外,之前已有风声,但是微信也一并要求禁止,还是让人吃惊不少。

宝宝是微信重度使用者,看到新闻后十分紧张。我宽慰道:没事,成不了,该干嘛干嘛。果然,今天的新闻分析表明事情还有很多变数。

川建国的风格就是漫天要价坐地还钱,被他吓到就先输一阵。他是一个商人,不是一个政治家,而即便作为一个商人,他也是一个失败的商人。我没有统计过,但是很好奇要是美国没有“行政命令”这一体系,川建国在位4年能干成多少事?

说到抖音和微信,我才发现我居然从来就没有用过抖音,趁着可能被禁的这一刻我赶紧下载了一个。玩了一会儿觉得没有多大意思,又删掉了。好像在某个时间点之后,我对社交网络就失去了兴趣。脸书和推特的帐号很早以前就被我删掉了,扣扣、微博、饭否和领英还有帐号,但也是多年未登录。对于微信我使用得也不多,朋友圈数年更新一条。

但我不知道为什么会对这些失去兴趣。可能是找到老婆之后就对社交没有了动力?可是那还可以找小三啊!

2020年是一个动荡之年,自然界在使劲折腾,大国之间也在使劲折腾,越是这样越要保持冷静。我有个同事是美国出生的印度裔,他长大了去印度玩,回来之后形容印度的街道是“organized chaos”(“有序的混乱”)。印度的路上很杂乱,各种各样的行人,车辆,还有牛等动物都交织着在路上穿行,速度不一,也不遵守交通规则,看上去很混乱。可是一旦融入其中,又会发现其中的秩序。人与人之间,人与车辆之间,在要撞上的一刹那总是会默契地互相错开。现在的世界就好比这样,从大范围上看非常混乱,可是小范围的生活秩序也并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其实也不需要过多地焦虑。

不过我还是有点焦虑:要不要把“找小三”的言语删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