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正文

《No Logo》

Klein, Naomi. No Logo. Picador, 2009.

今年美国东北部气候异常,夏季干旱少雨,好不容易熬过了夏季转眼就到了冬季,现在才10月份,气温就已经隐隐有些严寒。由于通货膨胀和油价的上涨,这两年取暖的费用显著增加,为了不在这个冬天里收到惊人的账单,我们决定多买一些御寒衣物,少开一些暖气。

我其实很少买衣服,毕竟身材已经定型,我又不靠颜值混饭吃。我生活和工作中穿衣极为随便,一件衣服穿三五年是常事,八九年也无压力。宝宝作为一名贤惠的妻子,倒是不时怂恿我买一些衣服,还常常问我喜欢什么样的衣服。由于我本人就是一个行走的衣服架子,我对衣服的要求并不高,唯有一个:衣服上不要有显著的商标。

宝宝似有不解,但我其实并不孤独,最近我就看了这样一本书,名字叫《No Logo》(《拒绝品牌》),加拿大人克莱恩纳奥米所著。我本以为此书大概是介绍一下如今商标泛滥的危害,不过作者论述得非常深入。全书分为四个部分:

一、无空间(No Space)。品牌无处不在,渗入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无论是社会还是校园,无论老人还是小孩,都逃脱不了品牌的侵袭。

二、无选择(No Choice)。品牌的竞争就是大鱼吃小鱼的过程,在这个过程里小企业小工厂很难生存,要么倒闭要么被兼并,其后果就是消费者购买商品时其实已经没有选择。

三、无工作(No Jobs)。品牌在做大之后,就会丧心病狂地追求利润,“要品牌不要产品”。产品的制造全部迁往发展中国家的血汗工厂,造成发达国家大量制造业工人失业。

四、拒绝品牌(No Logo)。品牌的畸形发展造成了很多社会问题,所以一部分觉醒了的人们开始发起很多运动来抵抗品牌的侵袭。

从以上书的结构可以清晰地看出作者的逻辑,更难能可贵的是,作者亲自去了一趟位于菲律宾的一家血汗工厂并获得了第一手资料,书中有很大一部分篇幅都是介绍血汗工厂如何运作以及对当地的影响。

本书最早出版于1999年,我看的是10周年版,现在到了2022年,回过头来分析作者的论断,可以看出,作者确实指出了品牌的问题,也尝试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但没啥用——人们不在乎。最近这些年,品牌反倒越来越强势。作者书中还记载了当年一些反对耐克等大品牌的活动,到了现在,按我的了解,反对活动已经无影无踪,常见的现象倒是每次过节时耐克专卖店门口排成的长龙。

反血汗工厂的运动其实也没有什么用,所有的美国人都是血汗工厂的既得利益者,所以美国人发起的这种反对运动只能是表层的。那些因血汗工厂的存在而失去工作机会的美国人,正是通过血汗工厂制造出的廉价产品才能维持相对体面的生活。如果没有血汗工厂的存在,大多数美国人的生活质量将会大幅下滑。

血汗工厂的存在对于美国人来说是一个悖论,既不能反也不能不反,这个问题无解。我分析理论上的解决之道应该需要两个要素:资本家开始让利和美国人开始努力。这两点在可预期的未来都无法实现,所以这个问题无解。

至于我是如何自发地产生拒绝品牌的觉悟的呢?我有一天忽然意识到,为什么要穿着印有商标的衣服?我穿这样的衣服是在给商家做广告,可是它们又没有给我广告费,我为什么要穿?这样想似乎是把自己当成大明星了,可是我仔细思考后,发现这种想法没有任何问题,逻辑上肯定是自洽的。

我理解有些人穿着品牌衣服,或者用着品牌包包是有炫耀的成分,不过这种炫耀非常低级,因为品牌产品并不是穿戴者自己所设计或者生产的,而是花钱买的。花钱买这种行为不包含任何智慧和创造的活动,不应值得炫耀。人类作为万物之灵,自我意识和创造力才是最重要的。所以我常说,在朋友圈转发一条阅读10万+的热文,不如敲下一句“今天天气真不错。”因为“今天天气真不错”是自己的感悟,而热文是别人写的。

人们对于品牌的追求有两个维度,一是理性的选择,如通过比较觉得某个品牌的产品质量很好,用着很舒适,所以喜欢这个品牌;二是非理性的狂热,如无脑认准一个品牌的产品,即便其他产品更好也无动于衷。很显然这两种情况需要分开来看,像作者提倡的”拒绝品牌“,一是现实生活中做不到,二是不需要如此决绝,理性一点就好。

回到购买御寒衣物,我和宝宝在购物中心逛了一圈,没看上什么衣服,宝宝于是给我买了一双棉鞋。穿上棉鞋对于御寒来说聊胜于无,似乎还是欠缺了点什么,那是因为真正的御寒利器只有——秋裤。在美国的商店里很难找到合适的秋裤,我只好在家中翻箱倒柜,居然找到一条十多年前出国的时候我妈在行李箱中给我塞的一条秋裤。这条秋裤经过岁月的洗礼,品牌商标均不可见,但毫无疑问,它是最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