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正文

养娃

买书

上个月,作为大宝的生日礼物,我给大宝在京东上买了一波书,走海运,预计40-50个工作日,也就是两个月到,结果船开得快,一个月的时间就寄到了。

宝宝说,书提早到了就不用非要等到生日那天再拆包裹,早点看起来不是很好?于是我们迅速把包裹拆了。

这波书里重头戏是三国的故事,包括狐狸家的《三国演义》绘本、青少年版《三国演义》以及陈寿所著《三国志》文白对照版。大宝喜欢三国,所以我必尽心竭力投其所好,然而书到手才发现,《三国志》厚厚的三大本,这不是小孩子可以啃下来的,估计暂时只能束之高阁,或者我自己闲时翻翻。青少年版《三国演义》对大宝来说也有些难度,里面好些字都不认识,唯一能顺利看下去的只有《三国演义》绘本。这一套绘本画风精致,语言平实而不失幽默,我觉得代表了目前中文绘本的较高水平,不过这些绘本给7岁的大宝看略微有些浅显,一会儿就被她翻完了。

大宝喜欢《三毛流浪记》,应她的要求这次又买了一本《三毛从军记》,网上看这两本书差不多,实际上《三毛从军记》比《三毛流浪记》要薄很多。大宝拿到《三毛从军记》之后就爱不释手,不过这是她第一次接触战争的故事,有些概念不是很了解,比如说“战壕”、“长官”、“鬼子”等,基本上还得我边读边给她解释。

我没有想到的是大宝喜欢看《米小圈上学记》。这次我给她买了《米小圈上学记》三年级,一共四本,她喜欢其中三本。买之前我在网上看评论,两极分化严重,有的人说很好,有的人说很不好。由于看不到实体书,我只能抱着试试看的态度给她买一点,没想到她看得津津有味。我粗略翻了一下,《米小圈上学记》和美国流行的《小屁孩日记》类似,小孩看了可能有一些感同身受,喜欢也不意外,而且《米小圈上学记》用词简单,大宝不用我的帮助也能自己看下去。

另外买了四本《笑读小古文》,大宝似乎没啥兴趣,需要我将来努力推动她去看。我曾经考虑让大宝学除了中文和英语之外的第三门语言,现在觉得没啥必要,倒不如让她把文言文,也即古代汉语学好。其他语言所蕴含的智慧,应该没有古代汉语多。不过我自身的古代汉语水平不甚了了,高中毕业之后就停滞了,育儿我讲究“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不是不应对大宝要求过高?不过转念一想,我其实是想把古代汉语学好的,只是小时候没有这个意识,大不了我现在跟着大宝一起学。

还有一些其他书籍不再一一叙述。买一堆书,如果大宝能够喜欢看其中的百分之五十,我便觉得欣慰。最理想的当然是附近有一个图书馆,可以直接借各种各样的书,不过对于小孩子,家里几百本中文书的藏书量加上每年新买几十本,应该可以满足他们在初中之前的中文阅读需求了。

暑期生活兼中文学习4

大宝的暑期生活已经正式开始了,暑假很长,从六月中旬到八月底,一共两个半月的时间。关于暑期生活如何安排,我跟大宝有过多次讨论,目前已经初步达成一致,每天的活动主要有玩、学习和劳动。

玩的方面是最不让人操心的,小孩的天性就是玩。大宝不仅和弟弟玩,还和邻居家的小孩玩,自己一个人也能玩,我最近考虑得比较多的是学习方面。小学这个阶段,知识量其实不多,重要的学习内容只有数学、语文和英语。在数学方面,二年级的内容在上半年很快就学完了,练习得也比较熟练了,我近期看了看一些奥数同步培训材料和给“尖子生”的课外辅导书,发现很多题目出得刁钻古怪,做这些题目不但没有意义,反而可能还有害。比如说一本辅导书上给二年级小朋友讲“一笔画”问题,开篇就给出了一个图形能否“一笔画”的判别条件,然后列出一些图形让小孩判断是否能够一笔画。这哪是在教数学?分明是在教语文!而且这种教法完全摧毁了小孩的数学思维。意识到这一点,我对这些教辅开始敬而远之,然而我不想快速地教大宝三年级的知识,也不想让大宝做过多的重复练习,所以现在的局面就是在数学方面实际上已经没有什么可学可做的了。

暑期的学习,重点应该放在语文和英语上面。

前一阵子沸沸扬扬的关于小学数学教材里的插图事件现在已偃旗息鼓,但此事给我的思考不仅限于数学教材。我前不久写过,数学教材中的问题其实没有闹的那么大,简单的解决办法就是把插图全部换了。相反,重新审视语文教材之后,我发觉语文教材的问题可能更加深层次,更加不好解决。

一个显而易见的问题是,语文教材所选用的文章,有较大的一部分都是垃圾。我在教大宝的时候,有些课文都不想读第二遍,完全读不下去,想想国内的教学还要求背诵这些课文,真是难为孩子们了。一般来说,待大宝把课文中的生字学习了之后,这些课文就被抛在一边,再也不会读了。

另外一个引起我警觉的是部编版语文教材的主编温儒敏的言行。网上一直有人对语文教材的另一编辑曹文轩把自己的作品收入教材表示不满,这一事实随着这波对教材的批判又重新热了一把。温儒敏对此表示,收录曹文轩的作品是编写组的集体决定,并非曹文轩主动提出。而选收理由是“小说很励志,文字优美,适合中高年级及初中语文学习”(https://user.guancha.cn/main/content?id=774541)。温儒敏作为一代老学究,不可能不知道“利益回避”,也不可能不知道“瓜田李下”。如果曹文轩真要当语文教材的编辑,他的作品必然不能被选入;如果曹文轩想要他的作品选入,他应当主动回避这个位置。温儒敏在主编的职位上放任或者鼓励这种行为的发生,说明他本人不靠谱。

网友还列出了温儒敏发表的微博中存在的各种语言错误和标点符号不当用法。在语言使用方面,我的态度是精益求精,好比这个博客上的文字都是我写完后检查一遍才发布的,虽不能保证万无一失,但难以想象会有大面积的低级错误。而温儒敏连“的地得”的用法都能搞错,进一步证明了这个人不靠谱。

一个不靠谱的人编出来的一套书,不靠谱的可能性是极高的。

不过即便是明白了这个事实,一时也难以找到合适的替代材料。对于学习一门语言来说,学习和练习都很重要,因学习完了最好能加以练习巩固所学。而其他的语文教材影响力不够,很难找到合适的配套练习材料。

市面上有一套由作家叶开主编的《这才是中国最好的语文书》,看书名似乎雄心勃勃,我浏览了一下目录,感觉也不靠谱。这帮酸腐文人所喜欢和欣赏的作品,已经完全和时代脱节,且毫无美感。其实如果不搞幺蛾子,只是选取古代近代的一些名篇,就会有不错的效果,不过很遗憾如今的文化话语权全部掌握在这么一帮傻叉手里。

对于如何继续教大宝学习语文,以及是否继续使用部编版教材,我还需要思考。

大宝的英语学习,在经历了一年级一年网课而导致的相对落后之后,在二年级已达到同龄人的要求。暑期我打算开始让大宝有意识地扩大词汇量。词汇量在英语学习中非常重要。关于词汇的学习书多如牛毛,但也大同小异,我选取的参考书是《Wordly Wise 3000》,每次课学10个单词,并完成配套的练习和阅读材料。有网站对这套书做了系统的评价,优点列了不少,缺点也有几条,其中包括此书的配色和趣味性不够丰富以及对于有阅读困难的学生来说文字可能多了点。不过在我眼中,这些缺点其实都是优点,我非常反感教学材料弄得花里胡哨的,若非必要,最好是黑白配色,没有图画,以减少对学习的干扰。

每天的学习时间不宜过长,以两个小时为宜。

另外继续给她报了暑期的溜冰课,每周一次,倒也不花多少时间。

劳动方面,在她的建议下,给她安排了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如扫地、拖地、晒衣服、叠衣服等。简单的农活包括浇水、摘菜等她也很有兴趣做。

这样安排下来,暑期的生活还是很忙碌的,应不会使她感到无聊。其实对于小孩子来说,学到多少知识是在其次,更重要的是培养良好的生活态度和生活习惯。对于大宝,我很有信心。

共情

每天晚餐后是读书时间,最近我给两只娃读了一个中国绘本——《团圆》。故事的内容非常简单,说的是一个爸爸在外工作,过年的时候回家和家人团聚,刚回到家时女儿还觉得有些陌生,但很快就和爸爸打成一片。新年时他们把一个硬币包进汤圆里,结果女儿吃到了这枚“幸运硬币”,十分开心。过完年爸爸很快就要离家了,女儿紧紧抱住爸爸。爸爸说下次回家给女儿带一个娃娃,女儿说不要,然后把那枚幸运硬币送给了爸爸。

讲完这个故事之后我又给他们读连环画《赤壁之战》,不料没过多久大宝忽然嚎啕大哭起来,哭得我们慌了手脚,不知道怎么惹到了她。待心情平复,她抽抽噎噎地说道:“我是听了《团圆》这个故事才哭的……”

这个回答让我和宝宝立马对大宝刮目相看兼肃然起敬。对于一个七八岁的小孩来说,这是一种怎样的共情能力?大宝自从出生后只与我和宝宝分开过两天,也就是我们去医院生二宝的两天。家长长时间不在身边的感受她没有机会体会,但是她可以深刻地体会到《团圆》中传递出的伤感,并且抑制不住地哭了出来。

这让我想起来另外一件事。我给大宝买过很多绘本,其中包括宫西达也的《霸王龙系列》。大宝有一次跟我提到她不喜欢那些故事,说看的时候想哭。其实我也不喜欢那些故事,我觉得这些故事写得矫揉造作,画风也很奇怪,不知道网上为什么评价那么高,欺骗我花巨资把书从中国运到美国。相比之下,同样是情感之作,《团圆》就自然得多。

宝宝后来感叹道:“具有这样的共情能力,我们就不必担心大宝长大以后会变成邪恶的人了。”——这一听就是受李玫瑾荼毒甚深。不过,有这样的娃,我心甚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