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正文

随笔

佩洛西窜台

中文真是博大精深,“窜台”是一个双音节新词,以往未曾出现过,但是中国人看到这个词就能即刻领悟这其中的深意。一个“窜”字,包含了迅速、小心、狼狈、滑稽等诸多潜在的含义,非中文母语者不能正确理解。

我在博客里很少谈论政治,觉得没必要。一个成年人的政治观念基本上已经根深蒂固,我从不期望改变别人的政治态度,也不期望别人在我耳边聒噪。不过这两天人民群众的热情被佩洛西窜台这一事件吊得很高,我也跟着做了一次吃瓜群众。

不想谈论政治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我认为世界的发展自有其内在规律,偶然事件或者强权意志可能导致某一趋势的加速或减速,但终归不能改变世界的进程。好比我认为中国将会在不久的将来收回台湾,这不以美国或者台湾的意志为转移,所以具体哪一年收回台湾,我们平头百姓似乎也没有必要分析来分析去,安静吃瓜即可。

老话说,树欲静而风不止,我想安静吃瓜,却也不得不考虑时局的变化。对于美国华人来说,中美关系关乎切身利益。前几年川建国在位时屡次发表对中国不友善的言辞,特别是把新冠病毒在美国的肆虐归因到中国的处理上,这导致了美国民间对亚裔的仇恨剧增。当然,美国大局仍然稳定,所以这种仇恨只是小范围地出现在大城市中,对乡村的影响较小。如果因台湾问题导致中美关系急转直下,像我这样的在美华人绝讨不了什么好。

对于佩洛西窜台,一般有两种看法,一是这只是她个人的决定,为自己捞政治资本;二是这属于美国的大战略,即离岸平衡,把其他国家搞乱,火中取栗。其实不管哪种情况为真,都影响不了大的方向——统一。中国显然并不想现在就武统,而是希望抓紧时间追上与美国的军事差距,而美国则使劲拱火,并搞出佩洛西窜台这一闹剧。闹剧尘埃落定之后人们就会发现,美国没有获得任何实质性成果,连军售都没有,但中国因此事而展开的行动才刚刚开始。两者的战略定力完全不在一个层面。

理解中美关系,需要首先了解两个事实:一、中美关系不可能再好了,两者之间已不存在基本的信任,中美关系将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每况愈下;二、美国的未来不容乐观,直白一点说就是现在美国的每一天都是以后日子里最好的一天。认清了这两点之后,美国的一些行为包括佩洛西窜台就可以理解了。

不过,美国家底厚,能够挥霍到什么时候,难以预料。我粗略地估计应该还有一两代人的时间,即待婴儿潮出生的那一代以及受他们直接影响的下一代消亡之后,美国的实力将会出现断崖式下降。

未名空间

“未名空间”是一个海外华人论坛,其英文名叫做mitbbs,当然,这个论坛和麻省理工学院(MIT)没啥关系,或者可能有关系但我不知道,不过这不重要。令人吃惊的是,这个论坛前不久无法访问了。

未名空间给我最大的帮助,是我在准备申请绿卡的时候,在它的移民板块学到了很多东西。由于过往的一些经历,我认为美国的华人移民律师都不大靠谱,所以决定自己准备材料申请绿卡。我的学术背景并不强大,对材料的准备显得尤为重要,我在论坛里学到了不少用来突出自己的实用技巧,对最后申请的成功应该是很有帮助的。

不过未名空间最热门的并非移民版,而是一个叫做“军事天地”的板块。这个板块鱼龙混杂,话题基本上也和军事无关,倒是一些很明显是独轮运的账号在不断发帖。虽是如此,网站长久以来却一直坚挺,这让我认为网站的服务器是在国外的。

网站无法访问之后,我搜索了一番,发现有网友提到网站服务器其实是设在国内,现已关闭。

这是一家之言,到底发生了什么,没有确切的消息,但其实也无关紧要。论坛的倒闭是大势所趋,从最早的“天涯”,到各大高校的bbs,再到“西祠胡同”等,传统的网络论坛早已式微,人们更习惯于组建“微信群”,或者去“微博”和各视频网站交流。

论坛相比于其他的这些交流渠道,一个优势是其匿名性。微信群这样的交流场所,人与人之间是有联系的,比如说亲友群校友群,而即便是在一些公共话题的群里,各微信号的背景也很容易被发现。但论坛不一样,即便是后来很多论坛实行了实名制,对交流的影响也微乎其微,人们照常东拉西扯,不着边际。

论坛的相对宽松性必然会导致一个结果——低效。在论坛里讨论问题十分低效,虽然偶尔能看到一些有见识的帖子,但绝大多数都是纯粹的灌水。反之,微信群里的交流就显得十分高效。

今天随着自媒体以及知识变现概念的兴起,论坛上那些有见识的帖子也越来越少了。

不过,低效有低效的好处,那就是人们上网本来就是想要放松的,不需要高效。有人说在网上也可以做一些正经事,比如说学习。在我看来,这都是自欺欺人的说法,真正想要好好学习,把电脑关上拿起书本才是正途。现在网上各种培训和知识付费,学习效果差强人意,但它给人提供了一种“我在好好学习”的假象,好比花钱买个心安。不过我始终认为,“知识付费”提供的只是二手知识,真正的知识,不是“知识付费”能够学到的。

未名空间关闭之后,现又冒出一个“新未名空间”,即便能够存活,其影响力也减去了十之八九。以往“一塌糊涂”论坛关闭之后,人们很怀念,不久“两全其美”论坛号称继承了其衣钵,然而“两全其美”消失的时候,在互联网上没有一丝水花。以往“小百合bbs”关闭的时候,人们也很怀念,有人在美国建了一个野百合bbs,号称将会永远运行下去。建站者大概年轻,不明白“永远”意味着什么,野百合bbs消失的时候,悄无声息。

没有伤感,只是纪念。

过敏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过敏季,每天车子上都是灰蒙蒙的一片,空气中还漂浮着一些肉眼可见的絮絮。5月中旬开始我的鼻涕就没有断过,眼睛有时也奇痒难忍。说来也怪,家中四个人就我一人花粉过敏,于是我成了宝宝们群嘲的对象——看着强壮,实际上羸弱。

过敏,医学上认为是人的免疫系统对过敏原过度反应所致,但是过敏的缘起仍然是一个谜。我在南京生活过,南京有很多梧桐树,一到春天就开始掉毛毛,有时颇为壮观,但是在那种情况下我也没有过敏。来到美国的前几年也还好,忽然有一年就开始过敏,此后便此恨绵绵无绝期也。为什么会有这种情况?科学上并无确切的解释。

我的人生态度是能扛住就不吃药,所以虽然美国超市里有各种各样的过敏药卖,我从来没有考虑过。2017年的时候机缘巧合,遇到一位非常热心的同事,见我可怜,硬是塞给我一瓶过敏药。我尝试之后发现,原来是通鼻子用的,将药滴入鼻子之后可使鼻子在一段时间内不被堵住,有利于良好的睡眠。不过虽然已知用药有好处,在那之后我就再也没有用过药了,有时候人就是这么贱。

宝宝很爱我,并且还包容我,见我一副贱骨头的样子,无可奈何,只能遍寻良方。据说“本地蜂蜜”对于缓解和治疗过敏有奇效,前不久她和她的伙伴们去逛农场,给我买了一瓶“本地蜂蜜”。

这瓶“本地蜂蜜”看着平平无奇,但是比普通超市卖的蜂蜜要贵上好几倍,打开之后也是花香四溢。我尝试着吃了一口,鼻涕依旧,立马给了一个差评。宝宝见状大怒,说就算是吃药也不会见效这么快啊!她要我每天都吃,坚持一段时间。

我表面上唯唯诺诺,私底下却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就这样到了现在的6月份,过敏仍没有缓解,反而越来越严重了,晚上睡觉的中途偶尔还会被鼻塞堵醒,再也睡不着,只得披上衣服,来到客厅独坐到天明。

有一种说法是过敏是一种富贵病,生活条件越好越容易过敏。在美国,过敏现象非常普遍,美国人有着千奇百怪的过敏,请美国人吃饭首先就得问对方对什么食物过敏,要不然有相当的几率会闹出尴尬。我小时候基本上没听说过什么过敏,但现在在中国,特别是在中国的大城市里,过敏的人也越来越多了。虽然有药物可以缓解过敏症状,但医学界对于如何根治过敏仍然是一筹莫展。

由于生活的改善,人类的生存环境越来越洁净,免疫系统所接触到的异物也越来越少,没有受到充分的锻炼,所以某一天当有异物侵入身体的时候,即便是无害的,免疫系统也无法识别,反而过度反应,造成过敏。——这是我认可的一种解释。以此而寻求预防的办法,可以让娃娃们每天在泥地里打滚。不过这也不太现实,现在能做的就是让他们在草地上打滚,或者在菜地里玩玩土和蚯蚓。

而我,将扛上鼻子,继续和过敏战斗至天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