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正文

随笔

新冠病毒4

昨天是美国的独立日,也就是国庆节。这应该是美国多年来第一个惨淡的国庆节了,疫情不但没控制住,反而愈演愈烈,最近一个星期每日新增感染已超4万。不过西方媒体总是能从绝望中寻找到希望,CNN在国庆节的头条是“The US is in chaos. But it’s still great to be American”。跟俞敏洪学的?

公司已经复工超过三个星期。说是复工,其实还是仅有一小部分人来上班。目前的政策是所有能在家上班的人就必须呆在家里,所以实际上整栋楼里的人口密度并不高。公司现给每人每天发两个口罩,规定必须带口罩上班,将大部分的门禁换成了无接触感应系统,在多处配备了免洗消毒液,并对人员的接触做了详细的规定。这一套防疫措施下来,感染的风险已降到很低。

前两天也带宝宝臭去做了一次常规体检。体检在三个月前已经推迟了一次,这次感觉不需要再推了。去之前诊所特意打电话交代无论大人小孩都要戴口罩,只能一个大人带一个小孩过去,不能带其他兄弟姐妹,还问了一堆问题,如最近两个星期有没有旅行史,有没有各种症状,有没有同可能的感染源接触过等等。到达诊所之后先在门口给我们测了体温,然后没有像往常一样让我们在大厅停留和等待,直接由护士给我们领到了儿科医生的房间。

纵观美国的疫情情况,康州控制得算是相当好的,日增感染已降至100左右,在各个州中独树一帜。可是即便如此,我们思想也未敢松懈。9月份不知道会不会开学,开学了我可能也不大敢把宝宝臭送过去,目前得做好她长期呆在家的准备。幸运的一点是宝宝臭年纪还小,就算不去学校也不存在耽误学习这种事情,只是苦了我们要花时间带。

虽然疫情的结束还遥遥无期,但几个月过去了,大家或多或少也从一开始的慌乱中冷静了下来。这次新冠病毒的大流行可以说刷新了很多人的三观,我总结了几点:

  1. 以往大家认为中国人命不值钱,美国人金贵。现在忽然发现其实美国的人命不值钱,应死尽死。反倒是中国,连90多岁的老太太都拼尽全力救活了。
  2. 以往大家认为中国的统计数字不可靠,现在发现,美国的统计数字更不可靠。美国国家疾病防疫控制中心一开始发布的数据明显滞后和偏低,在试图掩饰疫情。后来居然又开始引用几个中国留学生搞的商业网站(一亩三分地)的疫情数据,简直不可思议。美国的死亡统计也明显不靠谱,但由于这是国家层面上的遮掩,目前想找到证据并不容易。将来回过头来调查现在这段时间的非正常死亡情况,或许才能得到一个相对准确的因新冠病毒死亡的数据。
  3. 以往大家认为中国人听政府的话,不思考也没有思想自由。现在发现,美国人更听政府的话,完全不思考。政府一开始说,戴口罩没有用,反而有害,于是大家就都信了,不戴口罩。疫情初期,华人去超市戴口罩就像是怪物一样,生怕被人打。现在政府改口说口罩有用,大家便把口罩戴了起来。
  4. 以往大家认为美国是民选政府,两党制衡,美国总统的权力并不大。现在发现,一个新法案的通过可能不容易,但是美国总统可以签行政命令啊!又迅速又有效,还要啥自行车。
  5. 以往大家认为中国的官员都是尸位素餐,腐败无能。现在发现,美国的政府官员们有过之而无不及。所谓一将无能累死三军,目前的局面和特朗普的无能是分不开的。一头猪在美国总统的位置上都可能做得更好,毕竟猪不会捣乱。另外,且不提靠裙带关系上位成为政府官员的特朗普的女儿女婿,反华反到失去理智的白宫顾问纳瓦罗,就来看看象征着科学精神的美国顶级传染病专家,白宫应对新冠病毒特别小组成员之一的福奇博士。福奇在面对口罩政策朝令夕改的质疑时说:“我不后悔(没有早点告诉美国人要戴口罩)……早期我们的医护工作者缺乏装备……我们不想和他们争抢口罩和个人防护装备。”(原文链接:https://www.cnn.com/2020/06/23/politics/fauci-redfield-coronavirus-oversight-hearing-house/index.html)请问这是一个科学家说的话吗?正确的态度难道不是应该告诉大众口罩很有用但目前很缺乏所以我们应该想办法自制口罩或使用替代品?为何要宣扬口罩无用甚至有害的观念?把这个错误的观念纠正过来又需要多少人力物力,要付出多少代价?
  6. 以往大家认为中国没有言论自由,封杀各种负面消息。现在发现,美国所谓的言论自由根本就是假象。写美国方方日记的人出车祸死了,是不是阴谋各人自有判断。而拍摄纽约小岛埋尸的摄影家其“作案工具”无人机迅速被警方没收,其人也被警方告上法庭,则是一个事实。至于因为向民众透露疫情信息或者装备缺乏状况的医护工作者被辞退或者穿小鞋的事件,那是数不胜数。

在美国生活了十多年,从象牙塔走出来也好几年了。在社会上摸爬滚打,和美国政府机构交流多了之后,我已经对它的无能、低效和傲慢见怪不怪。然而这一次的疫情处理之糟糕还是让我十分惊讶。

无论如何,说了一堆美国的问题,并不表示中国的问题就少,中国的问题可能更加错综复杂难以解决。但作为一个普通的在美华人,无脑地选择留在美国或许已非最优选项,应该想想未来的路该如何走。

包粽子

再过两天就是端午节。每年端午节的时候,华人协会会发一串粽子。今年所有的活动都已取消,粽子自然也没有了。在美国生活,自力更生是第一要务。我们买了粽叶和糯米,决定自己动手包粽子。

小时候的粽子都是纯糯米包好然后蘸白糖吃,如今物产丰富,糯米里一般还包点别的东西。美国有很多福建人,我们也有一些福建朋友,他们会在粽子里包红豆,红枣,还有海鲜如干虾米之类的,不过这些不合我们芙兰人口味。宝宝无肉不欢,要在粽子里包肉。

我们又买了五花肉和咸蛋黄,所有配料便齐全了。最后还差一样:棉线。我仔细回想了半天,认为家里应该是有棉线的。很多年前我读书的时候,和李健同住,他要我跟他一起包粽子,于是我买了棉线,后来包粽子的想法不了了之,而棉线却留了下来。虽然搬了几次家,我坚信棉线一定还静悄悄地躺在某处。

在全家人期待的目光中,我从一个十分隐秘的地方找出了棉线。

于是大家便开始行动起来。先把粽叶煮一下,泡水备用。糯米也泡水备用。再将五花肉切小块,放调料腌好。咸蛋黄一个有点大,将其切成两半,每个粽子里放上半个就好。具体的包粽子我就不参与了,原因也很奇葩——我是汗手,我手上的汗从来没有干过。如果食物的制备过程中需要手和食物亲密接触,我就只能退避三舍。做馒头包子时需要和面,只要我想试试,宝宝的脸上就是大写的嫌弃。不过我常暗戳戳地想,其实把手洗干净也就好了,宝宝之所以不让我做这些,大概也是心疼我,体谅我,照顾我,宠爱我……

宝宝以前没有包过粽子,绳子总是缠不好粽叶,松松垮垮的,总有糯米漏出来。后来索性一不做二不休,使劲在粽子上一圈一圈地捆绑棉线。我跟宝宝说,没事,使劲缠,他人有车厘子自由,而我们已实现了绳子自由。

粽子包好之后要煮三四个小时,使其内部的肉块变得酥软可口。当打开锅盖,粽叶的清香扑面而来,我们全家一拥而上。幸福在哪里?幸福就在粽子里。

新冠病毒3

据最新消息,公司计划于6月10号复工,也就是说,我这长达三个月在家办公的日子终于要结束了。

听到这个消息,我并没有太多兴奋之情。能上班自然是好,毕竟时间长了再大的公司可能都挺不住要裁员。问题在于现在复工并不是因为已经战胜新冠病毒,或是已经看到战胜病毒的曙光,而是大家都扛不住只能破罐子破摔了。不过,在高科技公司工作的一个好处是,大家没有受到反智主义的侵蚀,在复工的时候各防疫措施还是很到位的。

过去的一个星期,病毒仍然在肆虐,美国各地因为种族问题的骚乱又开始此起彼伏。我所在的小乡村还是宁静祥和,但是当我在网上看到以前经常去的纽约法拉盛新世界商城的大门已经用厚厚的木板钉上的时候,我感到这是一个魔幻的世界。

最近看了一本书叫做《Survival of the Sickest: A Medical Maverick Discovers Why We Need Disease》,其中提到的一个现象很有趣。在2001年911恐怖袭击事件之后的的几个月里,美国加州的晚期流产数量显著增加。这个现象不难解释,焦虑的情绪可能使得一些孕妇没能照顾好自己导致流产。难以解释的地方在于——流产只影响了男宝宝。

书中写到,在美国加州,2001年10月和11月间男宝宝的流产率蹿升了25%。科学家们并没有直接的证据揭示纽约的恐怖袭击和加州的男宝宝流产率提高的关系,但是推测——在巨大的社会危机面前,母体可能会触发一种自动的资源保护系统,从而导致少生男孩。众所周知的一个事实是,男性胎儿生理上对母体的要求更高,出生之后的存活率比女孩也要低。而母体中可能存在某个东西(虽然我们不知道是什么)可以感知到体内怀的是一个男宝宝,并引发流产。

这种现象在其他地方也曾观察到过,如1995年阪神大地震后一项对日本神户地区的研究也发现女性出生率高于男性。

不过对于这一推测和分析方法我持怀疑态度。如果要调查这一可能的关联,更好的方法不是应该直接比较911之后纽约或者新英格兰地区或者整个美国的男宝宝流产率吗?为什么要单去比较千里迢迢之外的加州?

也许书中讲得不够详细,不过我没空就这个问题去找原始文献了。但无论如何,书中描述的一些事实应该是成立的,而我们对于这个复杂的世界其实知之甚少。

所以就让我们拭目以待,看看这次新冠病毒大流行之后,世界上会不会冒出更多的女宝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