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帆. 变量3:本⼟时代的⽣存策略. 大象出版社, 2021.
何帆是上海交大的一名经济学教授,他决定从2019年到2049年,用30年的时间,观察普通人的日常,记录他们生活中的选择和感受,探讨他们在时代巨变下受到的冲击以及获得的机遇,据此每年写一本书。前面两本书分别叫做《变量:看见中国社会小趋势》和《变量2:推演中国经济基本盘》,今年是第三本。
虽然新闻每天都在报道大众的生活,但何帆的视角比较独特,他亲自去各地调研采访,搜集素材,他笔下的故事常常比“深度新闻报道”更有深度。
不过,新出的这本《变量3》略微让人失望,似乎没有以往那么打动人了,深度也不够。在《变量》和《变量2》中,很多故事我闻所未闻,故事之间似乎也没什么联系,但何帆能够敏锐地把这些故事串在一起,共同服务于一个大的主题。在《变量3》里,文字之间十分散乱,比如说第三章《网中网》,何帆想要探讨社会的网络结构,他从新冠病毒开始说起,继而谈到描述中国农村市场结构的施坚雅模型,再写到顺丰选择在湖北鄂州建立国际机场,并与美国的联邦快递选址田纳西州的孟菲斯作对比,最后提到华为的鸿蒙操作系统。在这些描述的中间还穿插了一段他随货车司机去武汉的途中见闻。除了这个奇怪但不吸引人的“施坚雅模型”我没有听说过,其他的内容都无甚新意。而他与货车司机关于马航空难的对话则完全与主题无关,结束得也十分突兀。这一段给人的感觉是作者考试时急着交卷,脑子里已经没有逻辑,想到哪儿写到哪儿。
另外一个我没有在前两本书里感受到的问题是,作者在《变量3》里,大量引用名人名言,像中学生写作文一样。仅举一例:在第五章第6节的开头,作者写道:“法国思想家卢梭讲过一句话:‘要真正研究一个民族的天才和风尚,应当到边远的省份。’于是,我来到了甘肃和新疆的交界、河西走廊西端的瓜州。”
真的需要这样写吗?如果直接写“我来到甘肃和新疆的交界、河西走廊西端的瓜州”并由此阐述开来,难道不好吗?作者一直以来的写作态度是以小见大,关注不太引人注目的地方发生的不太引人注目的事情,并由此揭示出社会中暗藏的涌动。这一态度是如此的鲜明,把卢梭搬出来是为了什么?引用的前提是所引内容能够有机地和自己所要表达的意思结合起来,要有其必要性,要不然就是掉书袋了,而这似乎是文人的一个通病。我每每读一些文人的作品,看到“达摩克利斯之剑”或者“阿喀琉斯之踵”之类的表述就暴跳如雷,恨不能抓住这些文人的衣领,大声吼道:“说——人——话——!”
很遗憾作者的写作出现了这样的趋势,《变量3》整体上读下来也比前两本书相去甚远。可能是由于疫情的影响,作者在过去的一年里无法自由地开展实地调研考察,素材不够充实。作者在书中大量地介绍了一些历史性的知识,但这些知识只是扩充了书本的厚度,并没有扩充思想的厚度。
清华大学曾经有一个口号——“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现在随着996的兴起以及35岁之后的职业危机,这个口号越发显得灰暗而丧失存在感。作者的口号是写三十年,看上去好像容易一些。作者出生于1971年,从2019年开始,如果要写满30年至2049年,那要写到78岁。考虑到实地调研的旅途奔波,作者需要时刻保持有一个强健的身体,30年的目标也还是很有挑战性的。
2049年正好是新中国建立100周年,若是作者能够坚持到那个时候,也算是给国家的一份厚礼。我决定陪着作者的书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