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正文

碎片化生活

不知从何时起,“碎片化”这个词语开始频繁出现在大家的视野中。我猜想“碎片化”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而来的,至少我小时候从不曾耳闻。最近在家,对“碎片化”更是有了深刻的认识。当我坐在电脑前工作的时候,每隔一会儿,宝宝臭必推开门,屁颠屁颠跑到我的面前:

“爸爸,你说有什么好吃的东西可以吃呢?”

“爸爸,你可以帮我打印两张图画吗?”

“爸爸,作业做完了,你给我检查!”

“爸爸,今天可以出去玩吗?”

……

我的耳边于是一直萦绕着“爸爸爸爸”。

这里可以看出,“碎片化”其实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没有必然联系,人的生活本质上就是碎片化的,即便没有宝宝臭来找我,我也会在工作间隙休息一下,吃点好吃的,或者起身走动走动。之所以现在看上去“碎片化”和信息技术联系紧密,有两点可以考虑。

第一,信息时代大量的碎片化时间被占据。普通人在一天的活动当中总会产生或多或少的碎片化时间,一般出现在做两件事情之间,这种间隔本来可以让心情暂时放空,让大脑休息。但是现在的一丁点儿时间大家也会把手机拿出来刷一刷,唯恐漏掉了什么重要信息。还有一部分人则生怕浪费了这些碎片化时间,如等公交车的片刻也想着背几个单词。这些做法看似充分利用了时间,实际上使大脑疲惫不堪,反而降低了生活和学习的效率。

第二,信息时代使用超文本链接和个性化推送。网站的一个重要指标是点击率,为了提高点击率,网页上无孔不入的超链接和推送强烈而精准地诱导着人们点击更多。在使用网络的时候,无意识的点击常常让人偏离了本来的目的,以至于使时间进一步碎片化。

“碎片化”可以分为“主动碎片化”和“被动碎片化”,好比我工作了一段时间后想要休息一下,这是“主动碎片化”;我工作时被宝宝臭打断,这是“被动碎片化”。两者都是生活中的常态,很难笼统地说哪个好哪个不好。不过我想了想,如果要减少“被动碎片化”的生活,那至少要等到娃们长大之后离开家以及我退休之后,似乎还很遥远。从另一方面想,如果生活中没有了“被动碎片化”,说明我也老了。不如好好享受现在的碎片化生活,管它主动还是被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