佘凌. 留守经历与农村儿童发展:家庭与社会化的视角.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13.
关于留守儿童的出版物市面上已有很多,相当一部分集中在新闻报道,集结出版的留守儿童日记或者书信,以及具体的故事等。这些都很打动人,但缺乏系统性,对问题的解决也帮助不大。《留守经历与农村儿童发展》这本书则做得更多,把“留守”这一现象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分析。作者在河南湖北湖南江西四川等五个省份的多个学校进行问卷调查,收到有效样本1000多份,以统计学的方法分析留守儿童,从中得出了一系列结论。有趣的是,一些结论与人们的共识一致,另一些却相悖,还有少数结果作者没有找到一个显而易见的合理解释,呈开放性问题留在书中。
根据书中的文献检索结果,“留守儿童”这个词在1994年才首次出现,并且直到2004年后相关研究才大幅上升。在人文领域,这是一个很新的课题。由于其新颖性和复杂性,很多基本概念都未达成统一,如“留守儿童”这一概念本身就存在很多分歧:是父母一方在外打工还是双方都在外打工才可以称为“留守儿童”?“留守儿童”有没有年龄限制?有些城里的孩子,其父母去别的城市或者国家打工,他们算不算“留守儿童”?亲子分离多长时间才算留守儿童?这些学术界还未达成共识。基于此,对于留守儿童规模的估算也存在着很大的误差,不同文献的估算值从1000万至7000万不等。
作者并没有尝试为这些分歧做一个具体的定义,而是把这些分歧用于问卷调查的设计中,比如其中一个问题是:你认为父母将子女留守多长时间是可以接受的?选择项包括:三个月以内、半年以内、一年以内、两年以内、只要子女有人照顾,父母外出务工或经商多长时间都没有关系、其他时间。采用这样一种方法既规避了问题,又可以从调查的结果中得到启发。
对于大多数中国人都比较重视的学习问题,有观点认为父母外出打工对留守儿童的成绩会有很大的负面影响。调查发现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的学习情况并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作者写到:“对于部分成绩好的同学来说,留守无疑是努力学习的推进剂,但对成绩不佳的学生来说,有时也可能会起到相反的作用。实际上,留守经历对儿童的影响,在各个不同的案例各有各的表现,在每一个个案中,可能正面的和负面的影响都是存在的,两者相互交织在一起,不能一概而论。”
事实上,作者在调查中考察了儿童的独立性、上进心、责任心、动手能力、交往能力、自信心、自尊心、学习成绩、智力、意志力等十个方面的自我评价,结果显示有八个方面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都不存在显著差异,不同的是留守儿童在自信心和社交能力这两方面的自我评价要显著低于非留守儿童。
另外一个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存在显著差异的指标是“心理感受状况”。留守儿童相对于非留守儿童,“表现出负面情绪的频率更高,他们比非留守儿童更加感到孤独、心理压抑情绪低落,感到自己比不上别人,感到别人不理解自己。”
这些与人们的常识一致。父母不在身边对儿童的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都会有影响,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应该会更大一些。
有一个选项是“如果将来为人父母,不会因为某种原因而把子女连续留守半年以上”,有过留守经历的留守儿童选择此项的比例是39.2%,而没有留守经历的非留守儿童选择此项的比例是49.9%。作者表示“调查结果与研究者当初设计这些题目的假设并不符合”。我们通常认为,留守儿童因为有过“留守”这一不愉快的经历,会更倾向于不让自己的子女继续留守,因此选择此项的比例应该会高于非留守儿童。
作者表示个中原因还需进一步探索。对于这个问题,我谨慎猜测,人们常常会合理化自己的生活。即便有时候生活不那么美好,但我们会为这种不美好的生活找各种借口和理由,使其变得理所应当。这是人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所以留守儿童虽然经历了留守,但可能潜意识里说服了自己,认为留守也有很多好处。在书中也提到了,最直接的好处就是父母外出打工显著改善了家庭的经济状况。
性别方面,留守男童和留守女童的表现并不一样。在需要得不到满足而受到挫折时,留守男童与非留守男童相比有着更强烈的攻击反应,“表现为语言上与别人争执,行为上敌视和破坏环境”。而“留守女童与非留守女童相比,她们更多地将自己的内心世界封闭起来,逃避现实,沉于幻想,在想象中使自己得到满足。”
考虑到中国的现实情况,留守儿童现象应该会长期存在。如何减少这一现象带给留守儿童的冲击,也会是一个长期的课题。书中提到,留守经历对儿童成长的影响非常复杂,需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来帮助儿童成长,但“总体而言,有过留守经历的儿童其家庭的亲子疏离情况并非如某些教育专家所渲染的那么严重”。我自己曾经也是一个留守儿童,1岁到4岁都在农村老家由爷爷奶奶抚养。很遗憾这个年龄正好落在了调查所揭示的“6岁以前就被留守的儿童,其家庭亲密度较低”。然而这段经历对我有什么样的影响连我自己都说不上来,至少目前来看心理健康,身体棒棒,家庭十分亲密。父母之爱当然不可取代,但是若能从其他途径获得关爱,或多或少也能弥补一些。书中调查显示,大多数的留守儿童都由祖辈代为抚养,关爱自然不会少。我想若是在学校能遇到一位好老师,帮助也会很大。教育工作者曾纪洲曾经是一位乡村老师,在他所著《教书,不简单:一位乡村教师的教育生活》中提到了他班上的留守儿童:“大部分家长和年长的孩子都外出务工了,家里只剩下爷爷奶奶和学生,或者干脆就剩下学生自己。”曾纪洲带着他们学习,玩耍。至少从他的笔下,我能感受到学生们受到了很好的关爱。
提到留守儿童,又让我想到了一件陈年往事。我曾在南京读大学。二十一世纪初的时候中国的交通运输远不如现在发达,从我的老家到南京十分艰难,坐火车的话没有始发站,中间还要换乘,票不好买;选择坐轮船又太慢,长江上要漂两天,最久的一次遇上江面大雾,船抛锚了,花了我58个小时才到达南京。后来我开始坐长途客车,兼顾便捷,安全性暂时就放一边了。
长途客车的设计是将整个车厢分为三列卧铺,左右两列各靠近车窗,每列之间有一个走廊,中间的一列卧铺则夹在两条走廊之间。有一次我睡在中间的卧铺上,路途中又上来一些乘客。当时客车超载是无关紧要的,只要人能挤上来就行。我的旁边过来了一对夫妇,正好分别挤在我两侧的走廊上。
天色早早就黑了,由于车子深夜才到南京,我打算先睡个小觉。然而过不多久身边突然传来抽搐声,是那位妻子在哭。这让我有些不安,心想是不是应该递个纸巾,可是人家老公在旁边,我是不是不应该越俎代庖?妻子一边哭一边断断续续地跟丈夫交流,说想念留在家中的小孩。我竖着耳朵,大概也听明白了。他们这一趟是要去上海打工,小孩就留在家中由老人照顾。小孩到了刚要上学的年龄,但是家中困难逼得他们不得不出来。这是他们第一次外出打工,第一次离开小孩。妻子哭了一会儿,丈夫安慰了几句,车厢才逐渐平息。
这一小段经历就这样留在了我的记忆里,每次想起便觉心酸。后来我有了自己的小孩,坚决不让他们离开我。美国有些第一代华人移民会将小孩送回国内由祖辈抚养一段时间,我跟宝宝说,就算我们有再大的困难,小孩也要留在身边。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每个人都在负重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