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正文

《六十八年心路:1945-2012》

杨振宁. 六十八年心路:1945-2012. 翻译 杨建邺和杨建军,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4.

《六十八年心路:1945-2012》是一本摘录集,内容来源于杨振宁的两本论文选集。在这两本论文选集中,杨振宁在每篇论文后面都写了一个评论,此书是这些评论的集合。这些论文大体按照时间顺序呈现,杨振宁的评论也是以时间为线索,从西南联大求学开始,到在芝加哥大学读博士,再至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和石溪大学做研究,一直写到如今在清华园的生活。某种意义上讲,此书可以看作是一个不太正式的自传。

书中有相当一部分篇幅用来叙述杨振宁的物理思想,对于外行人来说这些公式,记号和表达并不友好,有些地方我便直接略过了。因此此书虽然200多页,读下来并没有花太多时间。奇怪的是,读完此书我心中有很多感想,却又不知如何表达出来。

书中的一些内容对我来说并无新意。其中也略微提到了他和李政道的恩怨,和翁帆的婚姻等等,然而我对这些八卦都没有兴趣,这些都不重要。对于文章署名的排列和对文章的贡献之争论是科研界经久不衰的话题,所以今人发明了“共同第一作者”以及“共同通讯作者”以在一定程度上规避争论。而老夫少妻则是一个并不鲜见的现象,没有必要因为落在杨振宁身上就喋喋不休。杨振宁是一个伟大的物理学家,所以还是关注他在物理学方面的成就以及对中国的影响好了。

在我看来,杨振宁的存在其实极大地提高了中国人的自信心。以我对物理学的粗浅了解,使杨振宁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的发现并非其最出色的工作,换句话说,杨振宁的多项物理学成果都达到了诺贝尔奖的水平,这些成果使其成为世界上最杰出的物理学家之一。

这个意义可能并不仅限于物理学。众所周知,由于清朝的闭关锁国和不求上进,中国人作为一个整体完美地错过了近代科学的发展。教科书中几乎所有的科学进展都是由西方人提出并发展的(也有少部分日本人)。以前上有机化学课,众多的人名反应中中国人仅出现一次,还仅是对一种新反应的改进——将羰基还原为亚甲基的黄鸣龙改进法。后来到了美国,给本科生上课的时候翻了翻他们的教科书,发现根本就没提这个改进。

这是一个很尴尬的局面。很多智商研究表明东亚人的平均智商居世界之首,西方人其次,但中国人并没有表现出与之相应的能力。有一种说法是中国人的智商分布较小,意思是中国人虽然智商高但智商分布比较均匀,而西方人中会有更多极端蠢的和极端聪明的。我并不相信这一说法,一是我并未发现有科学研究支持这一观点;二是从常理来看,没有理由各人种的智商不是相同分布的。

曾经一段时间另一种说法甚嚣尘上,说中国人的创新能力不行。杨振宁则证明了中国人的科学智慧可以达到世界顶级。这一点很重要。这有点类似于原子弹的故事。人们常说,制造原子弹的关键并不在于了解其具体的方法,而是知道原子弹是可以被制造出来的。信心的力量,怎么夸大都不为过。

中国与西方的差距,在书中杨振宁的一小段回忆中可见一斑。杨振宁写到:“μ衰变和μ俘获的研究在12月中旬假期开始时完成,罗森布鲁斯和我乘长途公共汽车去纽约市。我对这次旅行记忆很深,首先,因为下雪我们在匹兹堡耽搁了好几个小时,其次,我在车上看报纸,得知中国共产党的军队已经包围了北京和天津。”——这里记载的是1948年的事情。1948年美国人的生活悠闲惬意,而我们在打内战。

即便是到了现在,中国和平发展了几十年,追了几十年,在小部分科学领域也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但整体上与西方的差距仍然十分显著。杨振宁给中国科学家们树立了一个标杆,指引着大家继续努力。

在谈到物理学的前景时,杨振宁并不是很乐观,他在书中指出:“由于人类面临大量的问题,21世纪物理学很可能被各种应用问题主导。这些当然非常非常重要,但是与20世纪的主旋律相比较,它将缺乏诗意和哲学的品质。”21世纪前20年的物理学发展似乎印证了这一猜测。然而,这终归是后世物理学家们所要面临的挑战了,杨振宁已经愉快地完成了他的物理学使命。

杨振宁于1999年从石溪大学退休,我2007年加入石溪大学,中间并没有交集,但在校期间有一次杨振宁返回石溪大学做了一个科普报告。报告厅人山人海,我只能站在门口听完。人们或许并不是想从一次演讲中获得多少物理学知识,而只是想一窥大师的风采。我很幸运。

而拥有杨振宁,则是中国的幸运。